纺织发明概览曾德福(纺织 发明)

发布时间:2023-04-10 分类:纺织材料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纺织发明概览曾德福,以及纺织 发明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织布业的祖师是谁?

织布业的祖师是黄道婆。

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推广纺织技术以及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年)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色泽繁多,呈现出空前的盛况。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扩展资料:

黄道婆把当时比较先进的纺织工具在松江府推广普及开来,极大地提高了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推动了棉纺织品的商品生产,使棉纺织业成为松江府的支柱产业。此外,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了这种技术而且更加精益求精。当时上海、太仓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生产呈现了空前盛况。

因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和纺织工艺,使纺纱织布成为一项能养家糊口,获取经济收入的营生,松江府内的棉纺织业由此开始兴盛起来了。对于黄道婆的贡献,元代诗人王逢《梧溪集》卷三有赞黄道婆的诗。诗中写道:“前闻黄四娘,后称宋五嫂,适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崖州衣被五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道婆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英国纺织企业家在采用生产工具及选择厂址方面经历了哪些变化

十八世纪英国棉纺织工业中的三大发明:这三大发明是凯伊的飞梭、哈格里夫斯的珍尼纺纱机和克朗普顿的走锭精纺机。这三项发明大大地促进了棉布的生产。棉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733年,约翰·凯伊——兰开夏的一个自由农民的第十二个孩子——发明了飞梭。若干世纪以来,纺织工人一直是用手纺机纺织,将带线的梭子缓慢而费力地从一只手抛到另一只手。凯伊在织机的两边装上了梭盒,梭盒用一个长木板连接。在每一个梭盒内都有一根水平的金属杆或锭子,自由地随锭子滑动的是一个皮带传动器或皮结。每一个皮结上系着一根松松的绳子,这些绳子通过一根棍子或清棉棒连接在织机中央,棍子或清棉棒握在纺织工人手中。通过把清棉棒朝一边拉和朝另一边推的方式,一个纺织工人用一只手就能使每一个皮结按时滑动,带动梭子,将其抛到织机的另一面的梭盒里。凯伊还引进了轮子,以减少梭子运动途中的摩擦。

在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之后,人们一直致力于新的纺织机的研制。176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曾专门悬赏鼓励人们发明新型纺织机。获奖的条件是:新发明的机器要能“一次纺6根毛线、亚麻线、大麻线或棉线,而且只需要一个人开机器或看机器。”尽管如此,新的纺织机的研制工作仍进展不大。1764年的一天,英国曼彻斯特有个兼做木工的织工哈格里夫斯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受到启示。有一天,他的妻子珍妮的纺车突然翻倒在地,但竖起来的纱锭和车轮仍在转动。他猛然想到:几个纱锭并立在一起,不是仍可以用一个轮车来带动吗?经过反复研制,他终于在1765年设计并制造出了一架可同时纺8个纱锭的新纺机。这样,把纺纱的工效一下提高了8倍。为了纪念这次偶然的发明,哈格里夫斯以他的妻子的名字为这种新的纺机命了名。走锭精纺机是继飞梭和珍妮纺纱机之后,棉纺织工业中的又一重要发明,它的发明人是英国的克朗普顿。

自从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之后,阿克赖特又于1769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纺纱机纺出的纱虽然粗糙,但是很结实,而且这种机器是用水作动力的。利用这种机器,人们很快建起了一大批纺织工厂。但是,不论是珍妮纺纱机还是水力纺纱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个问题引起了克朗普顿的兴趣。1774年,年仅21岁的克朗普顿就开始试制新的纺纱机了。

克朗普顿发明的精纺机综合了哈格里夫斯和阿克赖特的设计思想,增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滑动架。滑动架上安着旋转的锭子;新纺出的纱线绕在锭子上。滑动架前后移动,轻轻地把精纺的纱线绷直,而且一直都是绷直的。克朗普顿还设计了一种小型的精纺机,安装在纺纱者的屋子里,以手臂作动力,以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生产。以后他又采用了蒸汽和水力作动力,为改变手工生产方式创造了条件。当时新兴的资本家利用这种新型纺织机,把它作为解决经常性的棉纱短缺的一种方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谁发明了手工毛衣纺织?

追溯家用毛衣编织机的起源,应该是在1589年,由一位英国牧师威廉.李设计的第一台手动脚踏式袜子编织机,至今已有400余年。但是毛衣编织机真正在我国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得到推广使用,并逐渐进入家庭,已是本世纪80年代初期了。

如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毛衣编织作为一种新兴已深入城市各地,为部分城乡居民提供了就业、再就业的机会,不少人因此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本讲座的一开始,我们将着重地介绍一下毛衣编织机的类型、性能及特点。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家用毛衣编织机,若按其性能来分类,大致分为三种:即低档、中档和高档。

低档机一般为手工拔针提花型,此种机型绝大多数为国产机,如熊猫牌、标准牌、美华牌、桐龙牌等,虽然他们名称有别,型号各异,但其性能基本相同,现今以浙江桐龙牌为例加以介绍。

该机的结构由主机和辅机两部分组成,通过主机,辅机的配合,可织出反正针、元宝针等简单的花样,主要用来织罗纹边,使织物富有弹力,其提花功能则在主机部分,用一隔一、二隔二或三隔三一排针板和机头的起针三角拔针杆来实现集圈、架空、两色提花,并用目针转移线圈实现网眼织花等花样编织,操作简单易学,缺点是花样变化比较少,比较费工费时,但作为用粗毛线编织简单的外套毛裤仍不失为较理想的编织工具,且价格低廉约1400到1600元左右。

中档编织机一般为进口型价格围4000元到8000元不等,但最近几年已有部分国产中档编织机问市,如申风牌、梅花牌、天琴牌、红旗马牌等,进口机则为瑞士百适牌、日本产兄弟牌、银笛牌等,其性能特点主要靠孔卡提供信息,机械自动选针,可编织40针或24针独立,连续花样,人工只需要推拉机头即可,因此,花样编织较快捷、方便。如瑞士百适牌编织机它的结构主要分前针床和后针床两大部分组成,类似前面提到的主机和辅机,通过前后针床的配合,可织出反正针、元宝针、四平针、双板提花等针法,前针床还可以单独操作织出集圈、架空、网眼等多种花样,中档编织机的优异性能使,编织机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花样设计方面已不能满足人们日渐丰富的物质文化追求,于是,较高档次的电脑控制选针的家用编织机已在近几年相继问市了。

目前,电脑编织机主要是进口产品,其价格也随着其功能设备齐全与否,相差悬殊,一般在一万到三万不等,市场上可见到的,瑞士产百适牌E6000型和E8000型,日本产兄弟牌CK35型、KH270型、KH970型。银笛牌580型,及法国梭宝牌9000型等此种类型编织机,由电脑控制、选针、其功能优于任何一种机械选针的机器,它可以根据操作者自己创作的花型编织,可将花型扩大若干倍大小并且有上下,左右对称黑白反转黑白反旋转组合颠倒等多功能,属于家用编织机的换代产品为家用编织机发展开拓出一个较为广阔的道路,仅以日本产兄弟牌KH940型为例,其构成编织机部分和设计部分两大类:编织机分为主机、辅机及附件空花机头,G机头,跟踪器、换线器等等;设计部分分为PPD120、FB100等;用空花机头可以编织空花,集圈空花等花样,用G机头可以编织双反面花样,用嵌空机头可以编织单板无虚线提花,附件部分的跟踪器是用来控制尺寸设计织物款式及配合织嵌花的,换线器则用来编织两种以上多色花样用,设计部分的PPD120,配上两色,、三色或空花磁卡,将其与家中的电视连接,可设计自己想象的画面,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至此,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需要,科技的进步,中高档类型的家用编织机将会逐步成为择业者的首选工具,但中高大档编织机由于结构复杂零件较多且维修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选购时,除了价格因素外,还必须考虑销售部门有无维修,另配件供应,技术培训等综合能力,以便解除您的后顾之忧。

反正针:

反正针是指两面都是正针的罗纹织物;最常见的是:一反一正。可在此基础上变化为两反两正,五反五正等多种针法,一反一正的操作方式:将半罗距杆板到P位,然后,用一隔一推针板,将主机和辅机的针用隔针法推到B位,使主、辅机之前的针呈交叉状,然后将绒线引入导纱嘴中,自右至左织一行,安上起针梳,挂上重体,将主机头右侧的第二个键按下,抬起辅机头右侧的一个键,自左至右织一行,再自右至左织一行,这样往复三次,主机头的键复原,辅机头的键复原,继续编织,这样织出的织物就叫做反正针(一反一正)

正针:正针的编织方法,是在一反一正的基础上,将辅机针钩的线圈,依次转移的主机的相对应的针钩上去。然后,按下辅机两侧的升降杆,降下辅机,卸下连接臂,装上主机头插入板装置,将线引入喂纱嘴中,推动机头进行编织,这样织出的织物就叫做正针,也可以不要反正针,直接用起针梳起正针。

集圈编织的针法:

集圈花样的针法是在正针的基础上进行的,打开电源开关调出集圈花样的花样号码,调整主机头改变钮到KC1位置,从右至左通过变向标记织一行选针,然后按下二个集圈凸轮键TUCK(反复推拉机头进行编制)

针法特点:

两个以上线圈集中到一个针钩上形成花样。

架空编织的针法:

架空编织的编织针法也是在正针基础上进行的,打开电源开关调出架空花样的花样号码,调整机头在KC1位置让机头越过变向标记从右至左织一行,当机针选出后,按下架空花样的两个花样键(PAPR)继续编织。

针法特点:

与集圈花样相反,每隔二至四针不参加编织而形成花样。

浮雕针法:

浮雕花样的编织方法也是在正针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打开电源开关,对照花样图册调出浮雕花样的花样号码,如426号,将主机调到KC1位置从右到左织一行进行选针,当选针出来后将粗毛线放在浮雕线嘴上把两个浮雕刷按下自左至右织一行,然后从浮雕线嘴中取出粗毛线将其放在左侧的线嘴上,从左到右再织一行,如此反复进行即可。

针法的特点:

该针法系中粗线和粗线混合编织,中粗线被选出的真够勾住形成线圈,而粗线则被中粗线的线圈套住,形成突出织物表面的具有立体感的浮雕花样。

提花花样:

在正针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提花编织。

打开电源开关,对照花样图册,调出两色提花花样,(画外音:如64号)将主机头的改变钮拧到KC1位置,让主机头通过右侧的传感器,从右至左推一行,进行选针,然后按下提花花样键(MC),将第二色线,引入主机头的B线嘴中,再进行编织。

针法特点:由于被选出的针和未被选出的针所脂的不同颜色的线在一行中交替进行,在织物的正面形成花样,而在织物的反面侧形成拉网式的虚线。

空花编织的针法:

在正针的基础上进行空花编织也是很方便的,首先按下两个延伸轨道,将空花机头放在左侧的延伸轨道上,打开电源开关,对照花样图册调出空花样,先用空花机头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反复编织,当副显示屏中出现2时,空花机头停止工作,改用主机头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织两行。然后,再推动空花机头,从左到右,再从右至左反复编织,当副显示又出现2时,空花机头停止工作,再推动主机头织两行,重复进行。

针法特点:

在正针的基础上,使相邻的两个针的线圈相并,形成空洞,从而成花样。

四平针法:

四平针法是主机和辅机都处于满针状态下,所织出的织物两面都是正针的针法,起针时应该将主机针和辅机针全部推到B位,将辅机针的半罗距杆板到H位置,然后将绒线引入连接臂的喂纱嘴中,从右至左织一行,按上起针梳挂上重体,按下主机头右侧的第二个键,抬起辅机头右侧的第一个键,织三行,主机和辅机头的两个键复原,继续编织,这样织出的织物就是四平针。

值得提出的是四平织物针法平整,厚实、不容易走形,其缺点是弹力相对不如反正针。

双板提花:

双板提花是在四平针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按上换线器,将机头由右侧推向左侧,打开电源开关,对照花样图册,调出所需要的花样号码,(比如22号),按下还线器键,将主机机头改变钮拧到KC1位置,换上第一色线后经过左侧变向标记,将机头从左至右织一行,在右侧按下主机头的两个架空花样键,(PAPT),然后从右到左再织一行,换上第二色线进行编织,这样每两行换一次线,当副显示屏显示2时,换第二色线,当副显示屏显示1时,换上第一色线,如此反复操作,如果是多色编织,即织两种以上颜色时,也应该照副显示屏显示的数字,1.2.3.或4.,每两行换第1色线或第2色线,第3色线、第4色线。

针法特点:

双板提花,花样的正面,容易显露出底色,而背面则由于是两行换线所致,出现条纹,显得织物十分平整,这些都需要进行后期整理时弥补(画外音:以上这些针法,是家用编织机常用的几种主要针法,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时间操作中加强训练,做到熟能生巧,至于毛衣款式,花样以及尺寸的设计,我们将在以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给予逐步介绍,相信朋友们会熟练掌握。)

这个是机器弄的!

第一个纺织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我们国家,其实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纺织机,手摇纺车在汉朝的时候已经是非常多人在用的了。在汉代时期的一些墓穴当中,人们在墓穴当中发现了一些图画,就是有关于这些手摇纺车的图像。所以人们推断,从那个时候就有过这种纺织机的存在。后来又逐渐研发形成了脚踏纺车,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机器的存在,大大的推动了人们的进步,提高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工作效率,对于生产产品的增长那些工人劳动力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一、纺车比西方早出现

在我们的国家当中,纺织技术一直领先于西方存在。这具体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纺车发明技术要远远的早于西方,尤其是用一些水源来作为纺车的动力,中国这一项技术领先的西方大约4个世纪。这远远要比当时的珍妮纺织机发展出来的时间还要长,虽然珍妮纺织机也是起到了这样的帮助人们工作的作用,但是如果是在时代的影响下,中国的纺织技术相对于西方的影响下还是要领先不少的。

二、纺车发展的影响

毕竟在历史的基本上也是有一定缺陷的,没有办法具体的知道纺织机出现的年代以及更换的时间,通过一些历史的资料考察才能知道。在纺织机的不断的更换技术下,他们比最初人们制造的纺织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甚至是成倍的增加。所以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必要日日夜夜守在旁边,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的发展。

无论世界上第一台纺织机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一台纺织机都是源于中国的,因为只有在中国的历史记录上,纺织机出现的时间是最早的。

关于纺织发明概览曾德福和纺织 发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纺织发明概览曾德福,

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头像
1L冷雁 2023-04-11 01:01:39 回复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
头像
2L曲止 2023-04-11 00:16:20 回复
V29
头像
3L易真 2023-04-11 06:02:32 回复
上辈子我欠你的,这辈子我来还,这辈子你欠我的,下辈子来还我纺织发明概览曾德福(纺织 发明)
头像
4L痴香 2023-04-11 04:23:15 回复
别成为你当初最厌恶的人

发表评论

必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