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纺织服装面料市场(缅甸纺织服装面料市场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4-12 分类:纺织材料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缅甸纺织服装面料市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缅甸纺织服装面料市场怎么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全国最大的布料面料辅料的市场在哪
目前还未有一个全国性的布料面料辅料市场,但各省市都有其地区性最大的此类市场:
1、广州布料市场
中大布料市场是广州规模最大的布料市场,共分为五个场区:B区、C区、D区、E区和海印街。经营方式是批零兼营,主要经营国内外的布料、毛线、成衣服装配料等,高、中、低档次产品俱全,产品价格便宜、花色齐全、款式新颖,紧跟国际潮流。
地址:广州市的瑞康路。
2、上海市轻纺市场
该市场是面向全国、辐射海外的全国性轻纺商品专业市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及阿拉伯地区、非洲、东欧地区的客商前往采购。市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2000余家经营单位。主要经营轻纺类产品,包括服装、鞋帽、布料、布艺及箱包等十几个大类、数万种商品,以中档产品为主。该市场销售形式批发、零售兼有。产品以厂商直销为主,另有小量代理商销售。成交形式有现金现货成交、订单汇票等多种。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618号。
3、福建石狮鸳鸯池面料市场
福建石狮市是内地服装及纺织面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鸳鸯池面料市场是石狮市规模最大的布料市场。市场以经营国产面料为主,进口面料为辅。
地址:石狮市鸳鸯池公园西侧。
4、兰州雁滩布料市场
该市场有2000多间铺面,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布料批发市场。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商贸城布料市场。
5、深圳京华布料市场
该市场共有四层楼,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深圳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布料市场之一。市场经营服装布料及辅料批发,有多家国际国内著名布料品牌进驻。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门中路2088号。
6、东莞富民布料市场
该市场位于中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基地——东莞市虎门镇,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是一个厂价直销的一级大型面料、铺料批发市场,专营国内外各种布料、辅料。其中来自江浙一带的布商就有200多家,主要经营时装布、工艺用布、装饰布等,大多数为厂家直销,名品牌。辅料经营厂商约150多家,经营产品有拉链、钮扣、装饰五金线、织带、服装吊牌、高级珠片等,辅料品种齐全,款色多,价格合理。
地址:东莞市虎门镇博美路段8号。
7、慈溪市胜山服装布料市场
该市场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共设摊位2000余个,分为五个交易区:服装交易区、布料交易区、毛料交易区、晴纶棉交易区、小百货交易区和货物托运中心。市场交易商品有1000多个品种,交易方式为批零兼营、以批为主。市场品种系列化程度高,商品物美价廉。布料品种有尼龙、绸、缎、呢、绒、防雨布、人造革等,形成了以布料和各类服装辅料为主的专业化市场。服装等加工产品畅销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远销俄罗斯、蒙古、朝鲜、缅甸、越南、南非、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20多个国家。
地址: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经济开发区马潭路12号
8、江苏常熟金谷布匹市场
该市场占地2万多平方米,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专业经营四季服装面(辅)料。
地址:常熟市新建路175号。
9、株洲市城中布匹市场
该市场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分7个交易区,市场品种齐全,经营各种国产、进口的低、中、高档面料、里料及服装配件品种。批零兼营。
地址:株洲市芦淞路4号。
10、南海盐步布匹市场
盐步布匹市场由三个大型布匹市场组成,约5000多个布匹经营户,集家纺交易、信息技术交流于一体,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盐步镇。
11、即墨布匹床上用品批发市场
该市场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共三层楼,经营业户1000余户,形成了窗帘一条街、棉布一条街、绒布一条街、棉花一条街,经营形式批发兼零售。
地址:即墨城区鹤山路中段。
转产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 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
近日,工信部表示,统筹推进纺织行业国内外协调布局和发展。
这一表态的背景是,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的部分产能不断向东南亚转移。据统计,2019年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7.5%。与之相对应的是,2019年1-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718.362亿美元,同比下降1.89%。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纺织业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实存在纺织服装产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纺纱和成衣制作这一块。其中,成衣制作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更多依赖于东南亚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而纺纱多数为国内产能转移。2019年,中国在越南投资的纺纱产能占越南纺纱总产能的32%。
然而,不少中国纺织企业在东南亚投资设厂,在享受成本红利的同时,也将面对产业链不完善的挑战。
“缅甸工人的工资特别低,每月只有400-500元,但原材料都需要从国内进口,增加了额外的物流成本。”联成(缅甸)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工信部同时提出,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也成为一些企业的新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个中西部纺织产业园建成,显示出中国纺织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以四川为例,今年以来,包括泸州、自贡等地都有相关产业园开建,当地纺织产能大幅提升。
很多东南亚国家的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额,近年来持续保持5%以上的快速增长。大型纺织企业健盛集团在2019年年报中指出,东南亚近年来受益于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出口增长较快。比如越南,2019年纺织品出口额为326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了7.5%,较2017年增长了24.42%。
在这背后,是很多国内企业在东南亚设厂,比如雷明所在的企业。他从事服装业已有13年,2013年决定将部分产能转移缅甸。
“我搬厂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缅甸工人的工资低,更重要的是,那时欧盟给予缅甸最优惠国政策,对缅甸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实行零关税。”雷明说。
与雷明的公司一样,东南亚低工资和零关税的诱惑,促使不少中国纺织企业转移。
捷德皮具制品有限公司老板罗良碴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1993年起从事纺织服装业,主要生产手袋、箱包和皮带等产品,美国是其主要海外市场,2018年他开始在柬埔寨建厂,转移最主要还是为了避关税。
甚至不少上市公司也选择东南亚设厂,比如位于浙江的健盛集团,在今年3月发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于2013年开始生产基地海外布局,目前在越南已规划建设了三大生产基地。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纺织业研究员表示,以越南为主的东南亚地区,低成本(人工、水电)和政策扶持(低税),确实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此外,越南已经加入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其纺织服装商品关税门槛进一步降低。
然而,和大企业可以同时设立一些上游产业链的企业与项目不同,中小型纺织企业在东南亚设厂之后,却受困于产业链不完备。
雷明表示,东南亚的产业链并不成熟,只能做代工产品,他们公司需要在中国采购原材料,运到缅甸再加工为成衣出口。
另外,罗良碴表示,柬埔寨工人生产效率低,熟练工人只有国内的60%,连管理人员也要从国内带过来,他还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培训柬埔寨工人。
“产品交到客户的成本比国内低,比如在中国生产成本是10美元,因为有关税,到了客户手中是14.3美元,而在柬埔寨生产成本大概是11美元。但光从生产方面来看,由于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产生了物流费,在柬埔寨的综合生产成本比国内还高。”罗良碴说。
产业链之困,导致并不是所有中国纺织企业都适合转移东南亚。
一家位于广东的纺织外贸公司开发部员工许恒(化名),其所在的企业已经从事纺织业12年,主要做针织产品,2年前为了扩大生产,降低人工成本,曾前往越南考察,但最后决定仍然将产能留在国内。
许恒认为,大企业的供应链等各方面比较齐全,从制造、印染再到成衣,但像他们这种小企业很难迁过去,而且还缺乏资金。
语言不通等也是中国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罗良碴坦言,刚到柬埔寨开厂时语言不通,凡事都得请翻译,由此产生了不少人力和时间成本。其次,在柬埔寨注册公司很慢,至少要4-6个月,而在中国只需10天。
目前来看,订单流向东南亚国家也是倒逼中国纺织企业转移东南亚的重要原因。
不过,更多的订单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企业扎堆东南亚,企业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升级。
雷明表示,他从2013年在缅甸开厂到现在,不断有中国服装厂转移到缅甸。据他所知,缅甸的大部分中资工厂利润并不多,只有少部分管理得比较好的工厂可能会赚到一点钱。从加工厂的角度来看,一年投资几千万元,能赚几百万元已经算不错。“有的工厂哪怕是接到亏本的订单,为了养活这边的工人,也会选择去接。”
既然如此,中国纺织企业要如何选择在国内外合理布局?
9月17日,工信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321号建议的答复中称,统筹推进纺织行业国内外协调布局和发展。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引导规范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际合作与国内产业升级良性互动,稳定优化纺织产业链和供应链。
雷明正考虑回内地办工厂,因为无论是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工厂,还是中国的工厂,都有经营得好和经营不好的。“国内像广西、新疆和山东等地,也有3000元不到的工资。”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纺织业研究员表示,我国纺织服装业上的竞争优势还主要体现在整体产业链配套更为完善,以及我国具有高素质的纺织技术工人。尤其是随着今年中国储备棉政策性调控,棉花内外价差持续低位运行,国产棉性价比提高,中国棉纱成本优势再度体现。但对于整个全球纺织原料而言,棉花纤维仅占25%左右,大部分均由涤纶短纤、粘胶纤维等化纤贡献。在这一点上,中国具有绝对的化纤产能优势,纺织产业链配套更为完善。
“目前困难之一在于,生产要素成本逐渐提高,困难之二则在于外贸市场受到的贸易壁垒冲击正在逐渐加大。”上述研究员指出,纺织服装产业的确存在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的现象,但这还是难以解决贸易壁垒问题,东南亚的优势确实存在。
因纺织服装体量、产业链配套的巨大优势,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贸易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虽然纺纱产能逐渐往越南转移,但越南棉纱主要出口地依然在于中国市场,而进口合成纱主要来自中国,这一点看来,越南的纺织业更像是中国产业的补充。
罗良碴则认为,目前国内服装产业链上还有突破空间,当前服装业两极分化,一种像HM、UNIQLO这样的服装企业,物美价廉且量大,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另一种是量小且讲究 时尚 ,季节性强,中国的供应链相当成熟,才能生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缅甸有哪些核心技术
1、【工业】2016/17财年,缅甸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0%。主要工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纸、化肥和制药等。
2、【农业】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基础。2016/17财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5%。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和黄麻等。
3、【能源】截至2016/17财年末,外国企业在缅甸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154个项目,投资额达224.1亿美元,占外商在缅甸投资的31.86%。据缅甸商务部统计,2016/17财年,缅甸天然气出口额约占缅甸出口总额的25%。中国石油(CNPC)、北方石油(NORTHPETRO)以及泰国的(PTTEPI)、韩国的大宇(DAEWOO)、法国的道达尔(TOTAL)、越南石油(PETROVIETNAM)等公司都已与缅甸签署油气勘探开发区块协议。
4、【采矿业】缅甸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铜、铅、锌、银、金、铁、镍、红蓝宝石、玉石等。2016/17财年,缅甸开采锡精矿405公吨,煤炭55.0万吨,玉石3.47万吨,宝石1014.7万克拉。
5、【加工制造业】根据缅甸投资和公司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17财年末,外商在缅甸制造业领域有732个投资项目,金额达77.6亿美元,约占缅甸吸引外资总额的11.3%。近年来缅甸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2016/17财年纺织品出口额达19.48亿美元。
6、【旅游业】缅甸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主要景点有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万塔之城蒲甘、茵莱湖水上村庄以及额布里海滩等。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吸引外资,建设旅游设施。较著名的饭店有:仰光的喜多娜酒店、茵雅湖酒店、香格里拉-苏雷酒店、皇家公园酒店。内比都的妙多温酒店、丁格哈酒店、阿玛拉酒店。曼德勒的喜多娜饭店、曼德勒山酒店。蒲甘的丹岱饭店、蒲甘饭店等。根据缅甸酒店和旅游部统计数据,2016/17财年赴缅游客达307.93万人次,自仰光和曼德勒国际机场入境的中国游客为7.29万人次。据缅甸投资与公司管理局数据,截至2016/17财年末,缅甸在酒店旅游业的外商投资累计68个项目,协议金额28.5亿美元。同期缅甸共有1557个酒店或旅馆,有59476个房间,118269个床位。
7、【缅甸大型企业】缅甸大型企业主要有缅甸经济控股公司(MyanmarEconomicHoldingLimited)。受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所限,缅甸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产值规模无统计,2017年无大型并购项目。
缅甸对中国面料进口需求大吗?
目前缅甸纺织业以服装加工为主,因产业链不完整,缅甸纺织服装行业面料无法自给,对中国纱线和面料的需求巨大,本国的纺织业98%都是来料加工,加工制成后又几乎100%的出口。
东南亚纺织产业集群有哪些
印度
布料工作装行业是印度重要的制造产业,约占全国制造业总额的12%。根据印度第12个五年规划,2012~2017年,印度面料工作装业的计划投资总额将增加295亿美元,直接就业机会将增加300万个。
终端消费转暖
印度零售市场仍旧欠发达,但对于工作装和面料业而言,此状况正在发生转变。印度消费者会将家庭预算的大约9%用于购买工作装,而且70%的消费者称他们喜欢购买工作装。在各大产品类别中,男装市场正呈现出一个飞速的增长态势,其年贴合增长率将达到9%。2014年,印度男装市场规模估计将达到164亿美元。此外,该国奢侈品市场也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2014年实现100亿美元的销售业绩。
网销机制不健全
2013年,工作装行业认识到了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站的重要性。但在印度,工作装类产品的网上销售数据却表现平平。创意生活方式公司的梅塔表示,在印度进展电子商务将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印度消费者仍旧对网络诈骗和犯罪有较高警惕性,因此网站的销售不会有可观的增长。新的一年,印度工作装企业要想在网销市场淘金,还需要有规范的平台作为依托。
越南
在越南,面料业为全国22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从业人员的人均月收入近500万越盾。得益于生产设备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造,以及外国投资者的涌入,目前,布料工作装业已成为越南具规模的经济行业,共有企业4000家,年营业额达20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GDP的15%。
TPP协议向前推进
越南布料业的进展机遇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当前的增长率,到2020年,越南对美面料品工作装出口额将达到130亿美元。然而,随着TPP的实施,到2020年的出口额可能实际达到220亿美元。这意味着新增数百万个就业机会。TPP被认为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带来社会效益。
原辅料供应难自足
越南国内原辅料生产仅能满足布料行业30%的生产需求,因此行业贸易顺差难以提高。以布料进口为例,越南工作装出口整理业每年需要各种布料68亿米,国内产量仅8亿米,且以一般布料为主,绝大部分中高档布料严峻依赖进口。完管行业自给自足率以3~5个百分点逐年增长,2012年已达49%,但仍远低于印度的90%和中国的95%。
印度尼西亚
美国是印尼面料品及成衣的主要出口国。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其对印尼面料产品的需求也将增加。除了美国外,东南亚地区市场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严峻影响,因此也是印尼布料产品的潜在市场。
棉织物进口限制取消
2014年6月,印尼贸易部将取消对棉织物的进口限制,这将推动印尼面料业的全方位进展,制造更多引资机会。棉织物、非常是白本色棉布,对印尼的面料工作装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口产品。相关限制政策从2012年5月1日开始实施,并规定将进口棉织物的关税由2.5%上调至7.5%,这对于印尼面料和工作装行业是很大的挑战。
内销市场销售低迷
随着印尼低工资以及能源价格的上涨,国内市场上的布料品价格上升,内销市场销售低迷,2013年销售额估计要比2012年下降10%。这些上涨的生产要素包含电费、工资。印度尼西亚布料协会指出,未来一段时间,生产成本的上涨将继续削弱印尼面料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巴基斯坦
布料业是巴基斯坦出口的支柱产业,占其出口总额的55%,并提供了39%的工业就业岗位。2012~2013财年,巴基斯坦布料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53%。
获得欧盟普惠制加地位
2013年12月12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给予巴基斯坦普惠制加(GSP+)地位的议案。根据该决议,自2014年1月1日,巴基斯坦600多种面料品将可免税进入27个欧盟成员国市场,免税产品总值将超10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该计划将有望大大促进巴基斯坦对欧洲的出口,特别是面料品和工作装。
能源供应仍旧趋紧
2013年以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面料行业的天然气供应日益紧张,能源趋紧已经导致超过30%的企业关闭,部分企业面临裁员及出口订单取消的问题。严峻的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导致旁遮普省面料业产能大幅下降,造成庞大经济损失。据估量,该省平均每天损失达2500万美元。完管巴基斯坦能源部已出台解决方案,但仍无法保证全部工厂的正常能源供应。
柬埔寨
得益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出口美国享受的优惠政策,近两年,柬埔寨成衣业出口规模大幅增长,行业吸引外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2012年,柬埔寨对欧盟工作装出口12.17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在欧盟主要工作装供应国中排名第九;同年,对美国工作装出口额达25.34亿美元,在其主要供应国中位列第七。
吸引外资能力不断提升
近两年,柬埔寨凭借其劳动力成本和出口优惠待遇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商的目完。从引资情况来看,根据柬埔寨进展理事会(CDC)统计,2012年,批准4.99亿美元外资在柬建设82家工作装工厂。2013年2月,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在金边的英国大使馆开设了办事处,以协助英国公司在柬埔寨的贸易往来。
薪资纠纷频繁
和出口增势相悖的是,工作装工厂对工人标准待遇的执行效果却每况愈下,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工人罢工。根据柬埔寨工作装制造商协会(GMAC)的统计,2013年1~7月,工作装行业共发生了83起罢工事件,且这一情况仍在延续。新加坡企业SL在柬埔寨的工厂自8月份以来一直风波不断,工厂现已解雇了720名工人,其它有5000名工人暂停工作,柬埔寨工作装工人民主联盟主席Ath Thron表示,工资的制定需要以保障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目前的低月薪已经上涨至80美元,但是这样的薪资水平仍远低于工人的预期。在此局面下,2014年柬埔寨工作装工人薪资估计将继续上涨。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国内有5000家面料工作装工厂,400万名布料工人。成衣业每年制造190亿美元的出口额,占该国总出口额的80%。其中,欧盟为孟加拉国重要的出口市场。
棉花自给率或将提升
目前,孟加拉国自产棉花仅能满足本国2%~3%的棉花需求。据报道,农业专家正在研发一种新的棉花品种,这种新品种的棉花纤维长度为25~30毫米,纤维品质均匀且易于上色。根据孟加拉国布料协会的数据,目前孟每年需要进口400万捆,每捆约400磅的棉花用于布料。孟棉花进展委员会理事Latif称,孟自建国以来共计种植过12个棉花品种,而目前这个新品种是有史以来产量高、质量好的,如果该品种的棉花种植面积能够达到200万公顷,则在2021年能够满足国内50%的棉花需求。
生产安全陷入信任危机
2013年4月24日,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郊萨瓦尔镇的一栋8层高的商用楼房突然倒塌。楼里有数百间商铺、数家制衣厂和一家银行。据中新社5月6日报道,这起事故的遇难者人数达622人,另有2500多人受伤,是孟加拉国有史以来严峻的楼房倒塌事故。事件发生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官员敦促孟加拉国加强监管、关闭缺少安全生产条件的制衣厂。而欧盟方面则表示,他们正在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包含通过普惠制政策,制约孟加拉国对欧盟免税及免配额的工作装出口,以此推动孟加拉国成衣业改善生产环境。
战略和布局
马来西亚专注印染及后后整理技术
今后一段时间,马来西亚布料及成衣业将聚焦于三大关键领域:高附加值时尚成衣产业;印染和后后整理技术的提升;产业用面料品的研究,以期在和亚洲其他国家低成本的竞争中保持产业优势。其中,印染技术的提升被马来西亚业界看作是布料业进展的基石。目前,马来西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身于印染业,这一领域有充足的劳动力来进行产业升级。此外,马来西亚政府正努力促进消费者对蜡染工艺的认知,让人们了解蜡染工作装不仅是适合老年人的耐穿工作装,年轻人同样也能够穿戴,以此努力在年轻人群体中实现蜡染工作装的流行化。
缅甸建站集中生产工业园区
新的一年, 缅甸务工环境动荡和产业配套设施落后等客观因素仍将制约产业进展。缅甸成衣制造业在市场竞争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配套设施仍落后于越南、柬埔寨及孟加拉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缅甸政府开始规划出口面料品工作装的快速跟踪服务,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据了解,缅甸外国投资委员会将会在仰完南部的大衮乡建站工业园区。针对在缅甸的外国投资者,该园区将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集纳开设工厂所需的行政服务设施,比如获得全部权许可。
斯里兰卡着眼中国高端消费市场
2014年,斯里兰卡的工作装制造商将目完锁定于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根据斯里兰卡工作装联合会的计划,斯里兰卡的工作装业的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年出口额50亿美元。近年来,斯里兰卡工作装业逐渐转变进展方向,该国已显著减少对低端市场的供应。斯里兰卡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市场的新契机来自于高消费人群的扩增。为开拓这部分市场,斯里兰卡面料企业或直接成为中国高端品牌的制造商,或是在其客户群中,寻觅已经深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借助其渠道加深市场开拓。
泰国巩固东盟时尚中心地位
2013年,泰国零售市场销售额有望达5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在零售领域的新投资将来自于本地品牌和国际品牌。2014年,泰国面料工作装业将着力进展成为东盟地区的时尚中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人才培养,进一步巩固泰国在东盟地区分销中心的地位。泰国在亚洲的主要出口市场包含中国、韩国和日本。目前,对这些国家的出口约占泰国面料工作装出口额的一半。其中,对东盟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3%~24%,对中国出口占12%。
纺织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是纺织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具有迈进世界纺织强国阵营的扎实基础和明显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纺织业的未来将开辟出新的格局。
一、纺织企业国内西迁或东南亚建厂
近几年,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趋升,东南亚地区劳工成本低的优势显现,加上该地区各国实施的税收及政策优惠,许多纺织服装企业纷纷掘金东南亚,到东南亚投资逐渐成为热潮,尤其是对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投资者的兴趣更是浓厚。2017年中国纺织企业也在顺应这个大潮,融入掘金东南亚的大军中,今年以来,包括天虹纺织、香港溢达集团、红豆集团、鲁泰纺织等数十家纺织企业纷纷到此地区拓展建厂。而同时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纺织企业也同样在部署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建厂。
面对2017年这样的市场环境捉襟见肘,很无奈,也很悲观。很简单,不要再等什么市场会变好了,直接就生产在如此恶劣环境下,都能盈利的产品。对纺织业来说,劣质或者普通的产品,真的一马路都是,大家都很清楚。但质量优秀的产品,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世界市场,还是非常稀缺的,稀缺的产品,自然高价,自然盈利。我们的问题,就是怎么以一个普通,甚至更低的成本,生产出优秀的产品。
二、 “互联网+”开辟纺织新格局
在2015年两会,互联网+被写入基本国策,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在2016中国服装论坛杭州峰会上“世界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预言了互联网纺织的未来,他曾在多年前出版《失控》一书,预见了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趋势,“当机器人取代了人工出现在纺织服装行业,未来,时尚不仅是生产服装这么简单。”他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分享、流动等介绍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互联网纺织大趋势。
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互联网+纺织”将是改变纺织现状的一大创举,随着2年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互联网+”B2B平台,其中不乏全球纺织网,阿里巴巴等老牌明星,也有链尚网,布联网,搜布等新兴平台。电子商务带给纺织行业的除了交易流程更加便捷,更多的是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将中国各地面料和服装厂的供需联合在了一起,从而解决传统的卖布难和找布烦问题。
三、科技创新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近来出现“机器换人”热潮,其出发点是提高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与高效率,以机器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2017年人工成本增长令纺织企业困难加剧,由此形成了这股热潮。
2017年,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进步并得到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广泛应用。企业重视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取得成效,全行业有1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50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是“十一五”末的3.4倍。因此,创新驱动在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
关于缅甸纺织服装面料市场和缅甸纺织服装面料市场怎么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已有5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