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本科ppt(急性胰腺炎并发症ppt)
发布时间:2023-04-12 分类:纺织技术分享
今天给各位分享急性胰腺炎本科ppt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ppt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试述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主要护理措施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
1.梗阻因素
由于胆道蛔虫、乏特壶腹部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缩窄等导致胆汁反流。如胆管下端明显梗阻,胆道内压力甚高,高压的胆汁逆流胰管,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胰腺间质而发生胰腺炎。
2.酒精因素
长期饮酒者容易发生胰腺炎,在此基础上,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酒精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同时摄入,不仅胰酶分泌增加,同时又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这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释出游离脂肪酸而损害胰腺。
3.血管因素
胰腺的小动、静脉急性栓塞、梗阻,发生胰腺急性血循环障碍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另一个因素是建立在胰管梗阻的基础上,当胰管梗阻后,胰管内高压,则将胰酶被动性的“渗入”间质。由于胰酶的刺激则引起间质中的淋巴管、静脉、动脉栓塞,继而胰腺发生缺血坏死。
4.外伤
胰腺外伤使胰腺管破裂、胰腺液外溢以及外伤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发生急性重型胰腺炎。
5.感染因素
急性胰腺炎可以发生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病毒或细菌是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胰腺组织,而引起胰腺炎。一般情况下这种感染均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发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较少。
6.代谢性疾病
可与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病症有关。
护理措施:
1. P疼痛 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或出血坏死有关
①休息与体位 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协助病人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
②禁饮食和胃肠减压 多数病人需禁饮食1—3天,明显腹胀者需行胃肠减压。此外需向家属及病人解释禁饮食的意义,病人口渴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并做好口腔护理。
③用药护理 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等止痛药,禁用吗啡,以防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2. P 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①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量及性质,行胃肠减压者,观察和记录引流量及
性质。观察病人皮肤黏膜的色泽与弹性有无变化,判断失水程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作为补液的依据。定时留取标本,监测血、尿淀粉酶、血糖、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做好动脉血气分析的测定。重症胰腺炎病人如有条件应收住ICU,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
②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病人每天的液体入量常需达到3000ml以上,故应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输入液体及电解质,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注意根据病人脱水程度、年龄和心肺功能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补充因呕吐、发热和禁食所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③ 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特别注意病人血压、神志及尿量的变化,如出现休克表
现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 恐惧 与腹痛剧烈及病情进展急骤有关
4. 潜在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心功能不全、DIC、ARDS、败血症 5.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本病的病因和预防知识
七、 健康指导
1. 疾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和疾病的过程,教育病人积
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治胆道蛔虫。
2. 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饮食卫生知识,病人平时应养成规律进食习惯,免
暴饮暴食。腹痛缓解后,应从少量低脂低糖饮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应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戒除烟酒,防止复发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 11 发病机制
11.1 壶腹部嵌顿 11.2 胆石通过学说 11.3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11.4 胆道炎症及其毒素 11.5 胆总管和主胰管扩张
1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2.1 症状
12.1.1 腹痛 12.1.2 恶心和呕吐 12.1.3 腹胀 12.1.4 黄疸 12.1.5 其他
12.2 体征
12.2.1 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 12.2.2 休克 12.2.3 出血征象 12.2.4 肠梗阻及移动性浊音
1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13.1 局部并发症 13.2 全身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血液检查 14.2 腹腔穿刺
15 辅助检查
15.1 腹部平片 15.2 胸部透视 15.3 B型超声检查 15.4 CT检查
1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 17 鉴别诊断 18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18.1 西医治疗
18.1.1 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 18.1.2 支持疗法 18.1.3 抗生素的应用 18.1.4 抗胰酶疗法 18.1.5 手术治疗
18.2 中医治疗
18.2.1 肝胆郁结 18.2.2 肝胆湿热 18.2.3 热毒内结
19 预后 2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预防 21 相关药品 22 相关检查 附:
1 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穴位
1 拼音
jí xìng dǎn yuán xìng yí xiàn yán
2 英文参考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3 概述
胆道结石、炎症等可引起胰管梗阻,胰黏膜屏障损害,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形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起始于上腹部,出现早。在腹痛的同时出现恶心和呕吐、腹胀、发热、消化道出血、休克等。本病常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对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更应当配合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支持、手术等措施。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预后良好,但如果胆道病变治疗不彻底,一次发作后常有频繁发作相随。出血性坏死型预后仍较严重,并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张仲景已指出了“呕不止,心下急”,“按之心下满痛”等类似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同时提出了治疗原则与方药:“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本病属中医“结胸”、“黄疸”、“腹痛”、“胃脘痛”等范畴。
4 疾病名称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5 英文名称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别名
急性胆汁性胰腺炎
7 分类
消化科 胰腺疾病 胰腺其他疾病
8 ICD号
K86.8
9 流行病学
西方国家中胆源性胰腺炎占胰腺炎年发病人数的34%~54%,我国文献报道在60%以上,以中老年肥胖女性多见。
1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80%以上与胆系疾病和酒精摄入有关。一般认为10%的胆囊结石患者会发生急性胰腺炎,近年来,又认识到胆道微结石是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原因之一,估计20%~30%的胆石症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胰腺炎。因此,胆源性胰腺炎在胰腺炎中所占比例估计可超过总数的2/3以上。我国为胆石症多发国家,急性及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为胆系疾病,根据以上最新理论估计,我国胆源性胰腺炎的比例大于60%~80%,故对年龄50~60岁偏肥胖的女性胰腺炎患者尤应注意寻找胆源性病因。
11 发病机制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901年Opie首先提出胆胰共同通道学说(Common Channel Hypothesis),直至今天,此学说仍最被推崇,只是对共同通道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Opie共同通道学说从解剖学上提出胰管和胆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汇合成共同通道,共同通道阻塞,引起胆汁反流入胰管,引发胰腺炎。ABP患者存在解剖学上共同通道的2/3,其余为分别开口,故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无法完全用共同通道学说来解释。但研究者对留置T管的ABP患者收集胆汁化验,发现有胰酶成分反流至胆汁中,而同样条件下非ABP的胆石症患者胆汁中则无胰酶成分,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功能性共同通道的存在,以解释其发病机制。目前争论的焦点为胆石引发胰腺炎的机理,总的有以下几种假说。
11.1 壶腹部嵌顿
壶腹部嵌顿是最早提出的观点,包括胆石嵌顿、蛔虫堵塞、胆总管及胆道感染所致Oddi括约肌痉挛,使胆汁排出障碍,胆道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正常胰管内压力高于胆管内压),导致胆汁逆流入胰管内引发胰腺炎。术中造影及动物研究支持该观点,文献报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诊手术中63%~78%发现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中3%~33%有胆总管结石。然而,现在的观点认为真正的嵌顿并不多见,多数情况下胆石并不在壶腹部形成嵌顿。
11.2 胆石通过学说
胆石通过学说是当前最流行的看法,认为胆石从胆道滚动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中, *** Oddi括约肌,致其充血、水肿、痉挛,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甚至逆向收缩,形成暂时性的或功能性的梗阻,引起胆汁反流,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引发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85%~95%的患者在大便中找到结石,而无急性胰腺炎的胆石症患者中仅有10%在大便中有结石存在,目前正在研究的微结石引发胰腺炎学说亦支持此观点。该学说还可对轻、重症ABP的发生作出解释,即单一或较少的结石通过引发轻症ABP,持续多块结石通过则引发重症ABP。近年的研究发现,部分ABP患者是因为结石太小(<3mm),常规检查未被发现,而被诊为特发性胰腺炎。其实,50多年前就曾报道微结石(microlithiasis)与胰腺炎有关,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所谓微结石指肉眼及现有的影像学检查均无法发现的微小结石,包括:①直径<2mm或3mm的结石;②胆泥砂;③胆色素钙颗粒、胆固醇结晶和碳酸钙微粒。Ros等报道通过十二指肠镜或手术切除胆囊取得51例急性特发性胰腺炎患者的胆汁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发现34/51(67%)有微结石存在。微结石的超声检查阳性率极低,ERCP获取胆汁或CCK *** 后十二指肠引流液行显微镜检查可作出诊断。ERCP获取胆汁显微镜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和100%。
11.3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松弛,胆石移行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暂时性Oddi括约肌功能不全,富含肠激酶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此学说的支持依据不多。
11.4 胆道炎症及其毒素
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溶血卵磷脂等也可通过与胰腺的共同淋巴系统扩散到胰腺,或者胆管炎症扩散到胰管,此可能在梗阻性胆管炎症时起一定作用。
11.5 胆总管和主胰管扩张
有人报告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平均直径为9.2mm,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CBD平均直径为5.0mm,CBD有结石存在者平均直径为12.5mm,主胰管(Main Pancreatic Duct,MPD)为4.02mm,CBD无结石但伴有胆囊结石者CBD和MPD分别为7.1mm和3.5mm,故胆道管径愈大,愈可能发生结石在移行过程中导致壶腹部暂时性阻塞。
1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2.1 症状 12.1.1 (1)腹痛
腹痛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起始于上腹部,出现早。典型者常突然感脐上偏左疼痛,持续性并有阵发性加重,呈刀割样。常放射至肩部、胁部和腰背部。随着炎症的扩散,腹痛范围可呈带状,或向全腹扩散。
12.1.2 (2)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几乎在腹痛的同时出现,初期发作较为频繁,常常为喷射状,内容有食物和胆汁,晚期出现肠麻痹,可呕吐出粪样物。
12.1.3 (3)腹胀
腹胀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腹胀的程度与胰腺炎的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轻者持续2~3天,重者可持续7天以上,常伴有排气、排便中止。
12.1.4 (4)黄疸
黄疸一般较轻,多为阻塞性,但少数出血坏死型病人,黄疸是严重腹腔内感染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表现。
12.1.5 (5)其他
发热、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可出现于部分病人。
12.2 体征 12.2.1 (1)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
多数患者腹部压痛,以上腹部为主,腹肌多紧张,但其程度不如胃肠穿孔或胆囊穿孔,部分病人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12.2.2 (2)休克
部分病人脉搏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加快,面色苍白,肢端厥冷,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
12.2.3 (3)出血征象
外溢的胰液沿组织间隙达到皮下脂肪,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而局部皮肤呈青紫色,可见于腰部、前下腹壁或脐周。
12.2.4 (4)肠梗阻及移动性浊音
肠梗阻常为麻痹性。腹腔内出血、渗出较多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1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胆源性胰腺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并发症更多。
13.1 局部并发症
有急性胆管炎、胰腺脓肿、假性囊肿、胰腺坏死、大量腹水、门静脉栓塞、十二指肠梗阻等。
13.2 全身并发症
重症胰腺炎在病后数天内可出现多种严重全身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胸腔积液、急性肾功能衰竭、循环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糖尿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血液检查
本病常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并感染 因此,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加,二氧化化碳结合化碳结合力降低。血糖在发作早期增高,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急性坏死型者血钙在2~5天开始下降,如果在1.75mmol以下,说明病情重笃。血尿淀粉酶增高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急性胰腺炎病人大约70%~95%表现有血清淀粉酶增高。24h到达高峰,5天以内恢复正常,持续增高12天以上者,表示已有并发症存在。尿淀粉酶增高稍迟出现而持续时间较长。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24h增高至1.5康氏单位以上。
14.2 腹腔穿刺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时,腹腔穿刺常可抽到混浊液,且可能见脂肪小滴,并发感染时可呈脓性。腹腔液淀粉酶常增高,往往高于血清淀粉酶,且持续时间也比血清淀粉酶长2~4天。
15 辅助检查 15.1 腹部平片
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有2/3可显示异常。具体表现有:胰腺阴影增大,边缘不清,密度增高,局限性肠麻痹,横结肠截断征(仰卧位时可见结肠的肝曲、脾曲充气,而横结肠中段无气)。
15.2 胸部透视
胸部透视可见左侧膈肌升高,中等量左胸腔积液,或左下肺不张。
15.3 B型超声检查
可发现胰腺弥漫性肿胀、增大,轮廓线略呈弧状膨出。阳性率可达45%~90%,并可发现胆道疾患。
15.4 CT检查
CT是现代灵敏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70%~90%的病人有不正常表现:局灶性或弥漫性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外形不规则,胰腺或胰腺周围液体积聚等。
1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目前仍缺乏统一标准,常要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判断。1988年日本制定的标准如下:
1.急性腹痛发作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 *** 征。
2.血、尿或腹水中胰酶升高。
3.影像学检查、手术及活检发现胰腺有异常。
具有含第1项在内的2项以上标准并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临床可供参考。
17 鉴别诊断
早期或水肿型胰腺炎应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胆道疾病、肠梗阻及阑尾炎等相鉴别。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心肌梗死等相鉴别。通过一些特殊检查仍不能鉴别时,应作剖腹探查。本病同非胆源性胰腺炎的鉴别有时很困难,但是由于两者治疗基本相同,因此,不是鉴别的重点。
18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18.1 西医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常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对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更应当配合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支持、手术等措施。
18.1.1 (1)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
症状轻者进食少量清淡流汁,恶心、呕吐、腹胀明显时,需胃肠减压,中药可自胃管注入。
18.1.2 (2)支持疗法
静脉补充电解质,维护足够的循环血容量,补充足够、全面的营养,对于提高本病疗效十分重要。
18.1.3 (3)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常选用广谱抗生素。
18.1.4 (4)抗胰酶疗法
抑制胰腺分泌等措施均可应用。
18.1.5 (5)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期及手术方式问题目前争论较多。目前的趋势是,在积极对症、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待病人的急性症状已缓解之后再采取延期手术,多在急性发作后7天左右进行。但是对于诊断不肯定和经使用各种支持疗法病情仍进行性恶化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胆道病变的不同而选择,可参见有关内容。对于胰腺本身的处理可采用胰腺引流、胰腺切除等术式。
18.2 中医治疗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辨证分型,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标准,文献报道颇不一致。临床大体可分为肝胆郁结、肝胆湿热、热毒内结等3型。
18.2.1 (1)肝胆郁结
胆腑不利,气机阻滞,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发病。常见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早期。证见腹痛时作,痛连胸胁,腹胀恶呕,口苦纳呆,苔薄脉弦。治则:疏肝利胆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常用药物有:柴胡、芍药、香附、黄芩、虎杖、青皮、郁金等。
18.2.2 (2)肝胆湿热
肝胆疏泄不利,湿热内生,蕴结不散,熏蒸肝胆而发病。证见腹痛发热、黄疸、口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化湿,疏肝利胆。方选大柴胡汤,常用药物有:柴胡、大黄、黄芩、山栀、半夏、蒲公英、川朴等。
18.2.3 (3)热毒内结
肝胆湿热不散,热从火化,火毒内生,即可腐肉成脓,又可耗气动血、甚至阴阳离决。证见高热不退,腹痛拒按,持续不解,腹肌强直,口干唇燥,面目红赤,或全身深黄,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燥黄或灰黑,脉细数。热入营血者可见皮肤淤斑,齿龈出血等。热陷心包者可见神志昏迷,或谵妄狂躁。伤阴损阳,阴阳离决者,可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治则:清热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生地、丹皮、山栀等。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者,可加大承气汤。热入营血者可加清营汤。热陷心包者,可加安宫牛黄丸。亡阴亡阳者,可用参附汤、参脉散、独参汤等。
19 预后
急性水肿型预后良好,但如果胆道病变治疗不彻底,一次发作后常有频繁发作相随。出血性坏死型预后仍较严重,并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2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预防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系由胆道疾病引起,因此,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21 相关药品
胰酶、碳酸钙、胆酸、磷脂、氧、二氧化碳、黄芩、大黄、安宫牛黄丸
22 相关检查
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二氧化碳结合力、尿淀粉酶、淀粉酶、血清脂肪酶
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穴位
十六郄穴
于治疗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郄穴的作用:郄穴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
腰痛点
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主治腰腿痛,扭伤,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热痛,小儿急、慢惊风,头痛,耳鸣...
梁丘
上边的小丘之中,故名梁丘。主治胃痛,胃脘疼痛,急性胃炎,胃痉挛,急性胃痛,肠鸣泄泻,腹泻,膝关节肿...
郄穴
于治疗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胃痛取梁丘,吐血取孔最等。郄穴常用来治疗...
上巨虚
腹胀,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
更多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穴位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胰腺炎 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 消化 作用而引起的 疾病 。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 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1.急性胰腺炎
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普通型和出血坏死型。出血坏死型较少见,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1)休克患者常出现休克症状如苍白、冷汗、脉细、 血压 下降等,引起休克的原因可有多种,如由于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引起剧烈疼痛;胰腺组织及腹腔内出血;组织坏死,蛋白质分解引起的机体中毒等。休克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可以致死。
(2)腹痛 腹痛常位于中上腹部,有时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常突然发作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程度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多呈持续性绞痛。
(3)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起病即呕吐胃内容物,甚至呕吐胆汁,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4)发热 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
(5)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频繁呕吐者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胰腺炎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 血糖 升高、低血钾、低血镁。
2.慢性胰腺炎
(1)腹痛 多位于上腹部,弥散,可放射至背部、两肋,坐起或前倾有所缓解。
(2)胰腺功能不全 不同程度的 消化不良 症状如腹胀、纳差、厌油、消瘦、脂肪泻等;半数患者因为 内分泌 功能障碍发生 糖尿病 。
(3)体征 轻度慢性胰腺炎很少有阳性体征,部分病例有上腹轻度压痛;晚期慢性胰腺炎因脂肪泻可有 营养 不良的表现;若急性发作,则可出现中至重度的上腹压痛。
胰腺炎的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无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黏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成活性很强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即可引起胰腺炎。
当奥狄氏括约肌痉挛或胆管内压力升高,如 结石 、 肿瘤 阻塞,胆汁会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此时,胆汁内所含的卵磷脂被胰液内所含的卵磷脂酶A分解为 溶血 卵磷脂,可对胰腺产生毒害作用。或者胆道感染时,细菌可释放出激酶将胰酶激活,同样可变成能损害和溶解胰腺组织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将胰液中所含的胰酶原转化成胰蛋白酶,此酶消化活性强,渗透入胰腺组织引起自身消化,亦可引起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
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胰腺呈水肿、出血及坏死。发病原因多见以下:
(1)胆道系统疾病 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 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3)手术与损伤 胃、胆道等腹腔手术挤压到胰腺,或造成胰胆管压力过高。
(4)感染 很多 传染 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如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炎症。
(5)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高脂血症,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导致胰液排泄困难;结石可阻塞胰管,引起胰腺炎。
2.慢性胰腺炎
什么是胰腺炎?诱发因素和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说起肝、胆、脾、胃,大家或许都知道它们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胃的后端,有个一端钝圆、另一端尖长的长条形器官,它就是胰腺。别看胰腺的重量不过10克,知名度不高,却是我们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能分泌各种消化酶和胰岛素,掌握着消化与调节血糖的两大特权。其在人体内的重要性大有秤砣虽小压千斤之势,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胰腺炎”是胰腺较为常发的疾病。一般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发生原因虽较多,但在我国与胆道疾病的长期存在有着重要关系,另外饮食不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
腹痛是胰腺炎的主要表现。疼痛较为剧烈,大多在中上腹,可放射至腰背及左肩,常于半夜痛醒,俯坐位可减轻,或伴有恶心、呕吐。对于急性胰腺炎,还可能会有发热、黄疸,以及休克和心、肺、肾的衰竭等更严重的情况发生,所以一旦患了急性胰腺炎,无异于经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至于慢性胰腺炎,如果急性发作期可有类于急性胰腺炎的表现;也有部分慢性胰腺炎由于慢性炎症持续存在,使腺体广泛损害,而致胰腺内、外分泌障碍;在后期可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厌食油腻、体重减轻、脂肪泻等;还可由于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夜盲、皮肤粗糙、手足抽搐、肌肉无力和出血倾向等吸收不良综合症表现。同时还可能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
由此可见,无论是急、慢性胰腺炎,都将给我们的生活与健康带来很大麻烦,因而在此不惜笔墨,使大家能有所了解,还请君能多多关爱你的“胰腺”。
请君多关照胰腺虽小任务重胆道疾病及早治暴饮暴食要不得大油大肉不堪负大量酗酒引暴命长期酒癖应戒除容易诱发的因素饮食因素暴饮暴食和酗酒我们摄入的食物主要靠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进入十二指肠,被胆汁和十二指肠液激活后来帮助消化,而胰腺中搜集、运输胰液的胰管在进人十二指肠前与胆管汇合成一个共同管道进入十二指肠,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由奥狄氏括约肌来掌管管口的开合。当人们一次性过量摄入脂肪、蛋白质后,或者大量饮酒后,胆囊及胰腺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胆汁和胰液,须通过它们的共同管道涌人十二指肠来完成它们的消化任务。此时,若再加上酒精刺激使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奥狄氏括约肌痉挛,这些消化液流出不畅造成胆道内压力增高,易使胆汁返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对胰腺自身消化,形成急性炎症。长期酗酒和经常性的饮食不节,也可导致胰腺损害或反复发炎,最终形成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常常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而且常因饱餐、高脂肪饮食或饮酒而诱发。
其他原因胆道疾病有资料报道我国有?0%的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患所致。有50%的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胆结石、胆道炎症或胆道蛔虫,尤其胆石症,造成出口阻塞,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返流到胰腺中,增加胰管的压力,并激活胰酶,发生自我消化,这称为“胆源性胰腺炎”,可见结石和胰腺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有研究发现胆石症伴急性胰腺炎患者中,94%可在粪便中找出小结石,而胆石症不伴发急性胰腺炎者,仅8%在粪便中找出结石;又有报道讲非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60%有胆石症。如果胆道疾病长期存在,炎症反复发作,而成慢性炎症,最终导致慢性胰腺炎。
其他还有一些原因如手术或外伤、内分泌中代谢紊乱、急性传染病及某些药物可使胰液分泌或黏稠度增加等因素,均有诱发胰腺炎的可能。
以上诸原因或引起胰腺分泌过度旺盛,或胰液排泄障碍,或使胰腺血循环紊乱等,虽然致病途径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各种消化酶被激活所致的自身消化。
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急性:
腹痛剧烈,以上腹为多或恶心、呕吐俯坐位可减轻疼痛或发热、黄疽或休克慢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厌食油腻脂肪泻体重减轻吸收不良综合症生 活 建 议生活调理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前面已经说过胆道疾病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罪魁祸首,尤其有胆结石的存在,随时都有造成出口阻塞引发胰腺炎的危险。所以奉告胆结石患者一定要积极地尽早治疗,如有泥沙样或绿豆样结石,要尽快手术治疗,预防胰腺炎发生;胆囊炎患者也同样应该抓紧时间治疗,长期的炎性刺激同样容易诱发胰腺炎;对于已经发生了胰腺炎的患者,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同样重要。
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对于胰腺炎患者首先应遵守的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无论是急性胰腺炎愈后,还是慢性胰腺炎静止期都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且饮食应易消化,每日脂肪不可超过20克。蛋白质每日可达70克,碳水化合物的摄食量应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及其严重程度决定,并多食绿叶蔬菜和水果。
忌暴饮暴食“饮食有节”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健康原则。对于胰腺炎患者更应注意饮食要有规律,饭有定时,食有定量,一餐不可过饱,以九分饱为度,必要时还应少食多餐,避免给胰腺造成过重负担;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
戒酒酗酒是引发胰腺炎的一大诱因,会引起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还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与奥狄氏括约肌痉挛。对于慢性酒癖者常有胰液蛋白沉淀,形成蛋白栓子堵塞胰管,致胰液排泄障碍。
忌食刺激性食物应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酸和胰液的分泌,以防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
禁食急性胰腺炎发作期和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均应禁食,因为食糜及胃酸进人十二指肠后,可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胰腺素,使胰酶分泌增加,不利于胰腺炎的恢复,甚至加重病情。一般应禁食到疼痛停止,体温恢复正常。此后可根据情况逐步进食低脂流食、低脂半流食,逐渐过渡到含一定量蛋白质的饮食,并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凋整饮食结构。
胰腺炎患者的饮食原则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戒酒要坚决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可过饱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应做必要的禁食注意补充维生素你应该了解的营养素维生索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胰腺炎患者应适当补充。
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主要在产生能量的反应中充当辅酶,其中烟酸可以帮助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泛酸在这方面也有相近的功能。
维生素E维生素E作为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及氧的携带者,可以帮助组织修复。
脂溶性维生素慢性胰腺炎,一般在病变持续5年以上时,胰腺的萎缩及纤维病变已比较显著,往往会出现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其外分泌功能不全时,由于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丧失,患者会出现脂肪泻、消瘦、营养不良、浮肿,同时还会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现象,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的缺乏,所以慢性胰腺炎患者应注意补充,以弥补上述维生素的缺乏。
其他卵磷脂卵磷脂是脂肪乳化剂,可以帮助脂肪乳化。
营养治疗药膳药草山楂山楂含有脂肪酶、山楂酸、柠檬酸、维生素C、糖和蛋白质等成分。其中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肉类脂肪食物消化,也可促进脂溶性食物吸收,山楂酶能提高蛋白酶活性,能加强对肉类蛋白质的消化,所以传统中医一直把山楂作为消除食积的药物使用,尤其在消除肉食积滞方面疗效甚佳。慢性胰腺炎患者往往出现脂肪酶和蛋白酶分泌不足现象,适当食用山楂会有一定益处。药膳用法可煮汤、制饮料、泡茶饮、煮粥等,每次用量10—20克。
荷叶为莲之叶片,既能清热解暑,又有升发脾阳,所以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可适当配合培补脾胃药的应用。
高良姜、砂仁等胰腺炎到后期往往出现一些脾胃虚寒、脾胃气滞、脾虚湿停等症状。高良姜、砂仁一类药物均有理气和胃、温中止痛、健脾祛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这类药大多具有兴奋肠胃功能作用,因此可适当根据病情,适当选择人日常饮食应用,如良姜、砂仁、干姜、佛手等。
猪胰即猪之胰腺,中医历来有“以脏补脏”之说,这是因为动物界相同脏器功能有相近之处,其所含成分有相近之处,故而用其治病,以取补之不足的效果。猪胰内含多种胰酶,用于慢性胰腺炎,可起替代疗法作用,对于有消化不良和脂肪泻表现的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药膳瓜果汁白萝卜汁、西瓜汁、番茄汁、雪梨汁、荸荠汁、绿豆芽汁等,均可饮服。有清热解毒功效,并可补充维生素。适用于禁食后刚允许低脂流食阶段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黄花马齿饮黄花菜30克,马齿苋30克。将两者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烧沸,改文火煮30分钟,晾凉后装罐存。代茶饮,有清热解毒消炎功效。适用于胰腺炎刚开始进食流质阶段。
佛手粥佛手15克,粳米50克。佛手煎汁去渣,加粳米及水适量共煮粥,将熟时加入冰糖适量,粥成后食之。有理气、止痛、健脾养胃之功。
桂甘白芍桂枝20克,白芍40克,甘草12克,生姜20克,大枣12枚,加水煎汁,去渣后加粳米100克,煮成粥,分次食之,可健脾安胃。
豆蔻粥肉豆蔻10克,生姜1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待煮沸后,加入肉豆蔻末及生姜,熬成粥后服。可理气止痛,散寒,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寒象者。
猪胰散猪胰微火焙干研成末,用胶囊分装,每日分次服用。内含多种胰酶,可起替代疗法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和脂肪泻患者有效。
山楂荷叶茶山楂30克,荷叶12克。上两料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分服。能升清消导,助消化,可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
草决海带汤海带20克,草决明10克。上两料加水碗,煎至1碗,顿服,每日2次,有利于慢性胰腺炎的缓解。
干姜粥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50克,先将干姜、高良姜用水煎,去渣取汁,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成粥,分次食之。有健脾温胃作用。
吴茱萸粥吴茱萸2克,生姜2片,葱白2根,粳米50克。粳米加水煮粥,待米将熟时,将吴茱萸、生姜研细粉,葱白切碎放入同煮成粥,每日分次食之。有和胃止呕、理气止痛功效。
鲫鱼羹砂仁10克,荜菝10克,陈皮10克,鲫鱼一条,胡椒10克,泡辣椒10克,葱、蒜、盐适量。将鲫鱼刮洗干净,将药物及凋料纳入腹中,按常法炖煮成鱼羹,分次服之。具有散寒、理气、止痛作用,用于慢性胰腺炎。
什么是急性胰性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管梗阻、胰管高压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
急性胰腺炎有许多病因(表1),但这些疾病触发胰腺炎症的机制尚未确定。在大多数病例组胆石继续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30%-60%)。在美国酒精是第二常见的病因,占15%-30%。在嗜酒者中胰腺炎的发生率低得惊人(5/100,000),表明除摄取酒精的量外还有不明因素影响个体对胰腺损害的易感性。损伤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占1.3%-3.8%的病例;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通常>11.3mmol/L(>1000mg/dL)。大多数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随后的检查表明有基础的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与胰腺炎无关。发生酮症酸中毒或服用某些药物的糖尿病人也可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后病人中5%-20%的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大约2%-5%的急性胰腺炎病例是与药物有关。药物通过过敏反应或通过毒性代谢物的产生引起胰腺炎,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还不清楚这些机制中是哪一种起的作用(表1)。
自身消化是一种致病学说,按照这种学说,当蛋白水解酶(例如,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弹性蛋白酶原、磷脂酶A)在胰腺内而不是在小肠腔被激活便产生胰腺炎。许多因素(例如内毒素、外毒素、病毒感染、缺血、缺氧以及直接的创伤)被认为能激活这些酶原。激活的蛋白水解酶,尤其是胰蛋白酶,不仅消化胰腺和胰周组织而且还能激活其他酶例如弹性蛋白酶和磷脂酶。
表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常见病因
胆石(包括小结石病)
酒精(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
高甘油三酯血症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尤其在胆道测压后
创伤(尤其是钝性腹部创伤)
术后(腹部和非腹部手术)
药物(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磺胺药物、雌激素、四环素、丙戊酸、抗艾滋病病
毒药物)
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
不常见病因
血管病因和血管炎(心脏手术后缺血性低灌注状态)
结缔组织疾病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胰腺癌
高血钙
壶腹周围憩室
胰腺分裂
遗传性胰腺炎
囊性纤维化
肾衰
罕见病因
感染(腮腺炎、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艾柯病毒、寄生虫)
自身免疫(例如干燥综合征)
在无明显病因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中应考虑的病因
胆道系统或胰管的隐匿性疾病,尤其微小结石病、胆泥
药物
高甘油三酯血症
胰腺分裂
胰腺癌
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
囊性纤维化
特发性
诊断是有诱因、腹痛加血或尿淀粉酶升高(为正常值的三倍以上)。任何严重急性腹或背痛应想到急性胰腺炎。当具有可能的易患胰腺炎体质的病人表现有严重和持续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心动过速以及腹部检查有异常发现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通常应考虑。实验室检查常显示白细胞增多、低钙血症和高血糖。通常通过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增高三倍以上的阳性发现确诊。对于确诊并非所有上述特征都必须存在。
在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病人(85%-90%)中,胰腺炎是自限性的,并通常在开始治疗后3-7天自然消退。常规治疗包括⑴ 止痛剂,⑵ 静脉补充液体和胶体以维持正常血容量,⑶禁食。对照试验已表明,胃肠减压对治疗轻度到中度急性胰腺炎不提供任何清晰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必定是选择性的而非强制性的。
已证明CCK刺激的胰腺分泌几乎在四个不同的急性胰腺炎实验模型中取消。这一发现可能解释为什么药物阻断急性胰腺炎的胰腺分泌没有任何疗效。因为这个和别的理由,抗胆碱药物用于急性胰腺炎是没有指征的。除了胃肠减压和抗胆碱能药物,旨在通过抑制胰腺分泌“使胰腺休息”的其他治疗也不能改变胰腺炎的病程。
轻度到中度胰腺炎病人通常需要静脉输液和禁食治疗。全流质饮食往往在第3到第6天开始,而普通饮食在第5到第7天开始。恢复经口饮食的决定通常基于下列标准:⑴ 腹痛减轻或消除;⑵ 病人饥饿;⑶ 器官功能障碍,如果存在,已消除。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或CT扫描可见持续炎症改变不应妨碍给无症状而饥饿的病人进食。在这点上,CT扫描上炎症改变持续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持续升高可能在数周或数月不解决。持续暴发性胰腺炎病人通常需要极大量的液体,而且需要密切关注并发症如心血管衰竭、呼吸功能不全、胰腺感染。后者应当联合应用放射学和外科手术方法。虽然早期非对照研究表明,通过经皮透析导管的腹腔灌洗对重症胰腺炎是有益的,随后的研究表明这一治疗不影响这种发作的结果。积极的手术性胰腺清创(坏死组织切除术)应在证实感染性坏死后不久施行,而且可能需用多次手术。由于无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死亡率为~10%,因此如果常规治疗不能使病人的恶化停止,应考虑剖腹手术伴充分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全胃肠外营养(TPN)使不能正常饮食的重症急性或持久性胰腺炎病人被给与营养支持成为可能。已表明用鼻空肠管行肠道喂养可能比TPN首选,因为减少感染。便宜的肠道喂养大约只满足50%的营养需要,而TPN满足90%的这种需要。目前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尚没有将肠道喂 养与TPN比较的大宗正常对照试验。仅小比例的急性胰腺炎病人需要高营养疗法。
若在发作最初36-72小时内进行乳头切开术,重症胆石性胰腺炎病人则可显著改善。研究表明,仅非常严重的的胆石性胰腺炎病人应考虑紧急ERCP。最后,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关的胰腺炎病人的治疗包括⑴ 减肥到理想的体重,⑵ 限制脂质的饮食,⑶ 锻炼,⑷ 避免酒精和能提高血清甘油三酯的药物(即雌激素、维生素A、噻嗪类以及心得安),⑸ 控制糖尿病。
根据病情,治疗还包括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手术、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感染性胰腺坏死或脓肿以及胰腺假性囊肿的处理、胰性腹水和胰性胸腔积液的处理等等。
什么是胰腺炎
一.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是最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不仅是胰腺炎的我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多脏器的全身疾病。
1.梗阻原因:正常情况下,胰液中的酶是无活性的,只有进入肠道后,被肠液和胆汁激活,胰液的分泌压高于胆汁的分泌压,正常状态下,肠液不会反流入胰腺管。胆结石、胆道蛔虫、十二指肠乳头炎、壶腹部括约肌痉挛、胆汁反流等时才会出现。
2.过量饮酒
3.暴饮暴食
4.高脂血症.
5.高钙血正:见于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钙能诱导激活胰酶,发生胰腺内的消化作用而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加重等。与创伤,药物,缺血或心血管疾病有关。
二.常见的症状
1.腹痛:在饱餐、酗酒后突然发病,呈持续性刀割样,以上腹部为主,向腹部放射病人常卷曲身体来缓解疼痛。疼痛的原因是胰腺充血、水肿、渗出和局部性腹膜炎。
2.发热:可持续2~3天,如果持续不退,可能发展为胰腺脓肿。
3.恶心、呕吐剧烈,呕吐后疼痛反而加重。
4.低血压、休克、消化道出血、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三.诊断常用的指标
1.血尿定粉酶,起病后6小时,血定粉酶大于500U/L或12小时尿淀粉酶大于1000U/L。
2.血清脂肪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客观指标,正常是23U/L~300U/L。
3.学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4.血钙降低:预后不良。
四.饮食原则(缓解期)
(1)在不停止胃肠外营养的同时,给予少量无脂无蛋白的清流试餐,每次100~150ml。如米汤?稀藕粉、果汁、菜水,试餐2~3天。
(2)无脂无蛋白全流:稠米汤、稠藕粉、果汁、菜水,试餐2~3天。
(3)无脂低蛋白厚流:烂米粥.米糊、稠藕粉、菜泥粥、清汤面片、清汤龙须面甩蛋白、蒸蛋蛋白羹。
(4)无脂蛋白半流食
(5)低脂蛋白软食
(6)低脂饮食
1.以上膳食忌用食物:肉汤、动物脂肪、畜肉、刺激性调味品和煎炸食物。
2.少食多餐,烹饪方法要以清淡少油、易消化、无刺激。
五.平时指导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
2.戒烟戒酒,禁酗酒。
3.坚持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
4.防止复发。
关于急性胰腺炎本科ppt和急性胰腺炎并发症ppt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